日本森美术馆举办知名建筑师藤本壮介的首场大型个展,除了作品模型、个人年表外,现场也展出高度超过4公尺的「大屋顶环」1/5缩小版模型,即使没有机会到大阪世博,也可以欣赏迷你版过过瘾。

藤本壮介1971年出生于北海道,在东京、巴黎及深圳设有建筑事务所,设计作品涵盖住宅、大学、商业设施、饭店、综合设施等,在台湾的作品包括台南的「南埕衖事」等。 他在2000年以「青森县立美术馆设计竞技案」崭露头角,之后陆续完成东京的「武藏野美术大学美术馆.图书馆」、伦敦的「蛇形画廊夏季展馆」等专案,并担任2025年世界博览会(大阪世博)会场设计总监,设计大阪世博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大屋根」(大屋顶环)。

7月2日至11月9日在森美术馆举办的「藤本壮介的建筑:原初.未来.森」,是藤本壮介生涯首个大型个展,展出他近30年的主要专案。藤本表示,这次展览从他的故乡、北海道的森林获得灵感,认为「森林般的场所」或许是可以接纳多样性的空间,因此在展览标题中加入了「森」这个词。

他指出,森林当然不只是很多树木的真实森林,也包含建筑上的森林、作为都市环境的森林。第一个展厅陈列了许多模型,空间配置就宛如一座「模型森林」,希望观众透过整体空间的构成,来体验建筑森林。

展览由8个展区构成。「思考之森」在超过300平方公尺的空间中,展出超过100个藤本壮介的建筑专案模型,有的挂在空中、有的摆放在架上,大致按年代顺序错落摆放,宛如大型装置艺术,相当壮观。

「轨迹之森」呈现藤本壮介的活动轨迹,不仅有他的作品年表,还收录日本与全世界的重要建筑事件、一般时事资讯等。「闪烁之森」展出5个模型,利用投影技术,将人们的动态投射在建筑模型上,让人体会到建筑不仅是一个盒子,而是随著人们活动生成的动态空间。

「开放的圆环」是展区核心,展现全长2公里、高20公尺、宽30公尺的大阪世博「大屋顶环」1/5比例模型。地板上还摆放了白色的人形模型,姿态各异,有父母带著孩子,或是帮朋友拍纪念照等,姿势由藤本壮介本人亲自指导设计。

除了已经完工的建筑外,展区中也有预定于2031年竣工的「仙台市国际中心站北地区复合设施(暂定)」,是一座同时可作为音乐厅及震灾纪念设施的建筑,1/15比例模型被悬挂在天花板上。

展场最后压轴的是与大阪世博展馆负责人之一、宫田裕章合作的「未来之森.初始之森—共鸣都市2025」,使用3D列印制成的球体组合模型与影像呈现了一座未来城市。大小不一的球体以垂直、水平、斜向等方式自由连接,每个球体里面可能是住宅、学校,或是公园,囊括一个都市需要的各种功能。

藤本表示,目前的都市,都是用同样的楼层一层层往上堆叠,靠垂直的电梯串连起来,他构想的未来都市不需要电梯,而是设定可以搭乘类似个人无人机的装置自由移动,如此一来就能在三维空间中自由穿梭。这次大阪世博的课题是未来社会蓝图,希望以此构想为起点,借助AI设想未来的生活。

原文地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8849403?from=edn_subcatelist_c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