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而美法案」日前由总统川普签署成法。有中国学者认为,川普借此巩固美国自身实力,让富人资本回流、经济活力提升、军事开支成长,为美国未来数年的中美竞争态势定下基调。

微信公众号「大湾区评论」5日刊发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孟维瞻的文章,解析「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将会如何影响中美战略竞争。 他说,审视此法案,可以看出川普第2任期对中国竞争的思路,即「从长计议」、「先内后外」和「远交近攻」,「从某种角度来说,该法案对中国的影响要超过上半年特朗普(川普)推出的所有政策以及国会推出的绝大多数涉华法案。」

「大而美法案」聚焦在美国国内事务,在法案授权下,川普将继续严打非法移民的和国内治安的整肃。孟维瞻说,虽然短期这会伤害美国软实力,但长期来看,美国的人口和财富结构将会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战略竞争力。

该法案延续并强化了对高收入人群有利的减税举措,大幅降低富人和企业税负。文章说,在治安稳定、税负宽松的环境下,全球资本和富裕人士将更倾向于将资产和家庭安置在美国。

除了富人之外,年轻人也是此法案的受益群体。法案提高了育儿家庭的税收抵免,免除服务行业小费收入征税的规定也会让青年劳动者受益。

文章认为,长远看,法案将对美国的人口族裔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如果美国社会能够变得更具有凝聚力,文化认同更强,并且年轻劳动力更加充沛、白人生育率更高,那么美国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就会长期保持,从而增加战略竞争能力。

「大而美法案」还会让美国国防实力提升,法案不仅突破了此前两年国防预算成长的上限,还将在2025财年把联邦债务上限额外提高5兆美元。这意味著美国年度国防预算将进一步攀升。

孟维瞻指出,法案在为川普提供缓解财政压力的空间后,他可以更灵活地打贸易牌与他国谈判。债务上限提高,让美国在必要时可承受贸易战的财政成本(例如补贴本国受关税影响的产业),承受持久贸易战,因此川普「在贸易博弈中将会更加咄咄逼人」。

他认为,川普或许暂时先与中国达成协议,但迟早会在经贸议题上团结盟友共同对付中国。欧洲方面虽然对川普关税威胁不满,但在高科技「去风险」上与美立场日趋一致。川普将利用法案通过后获得的强劲财政能力,提供激励给盟友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同时威逼利诱盟友政府远离与中国的敏感合作。

他说,只要美国在关键军事指标上保持对中国领先,并让北京相信美国有意志运用这些力量,那么即便没有广泛的联盟加持,也可以形成对中国的心理威慑力。

他认为,未来三年半,川普更多是希望稳住中国,不要与中国发生冲突,暂时将竞争维持在贸易和科技领域,集中力量改革美国国内,「为对中国竞争奠定长远基础」。其策略之一就是在台湾议题上保持模糊性。

文章说,「大而美法案」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体现了川普治国理念的延续与升级,也为美国未来数年的中美竞争态势定下基调。

美国欲借此法案巩固自身实力基础:富人资本回流、经济活力提升、贫富利益兼顾、人口结构改善、军事开支增长。但作者不讳言,该法案没有完全解决美国债务问题,穷人利益的满足存在不确定性,清洁能源产业则成为利益受损者。美国能否将法案红利真正转化为战略优势,还有待未来的检验。

原文地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8853956?from=edn_subcatelist_c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