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点亮人的“遇见”——《因为遇见你》观影有感
褚清源
一切“遇见”都是为了更好地抵达。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一个孩子朝前走,他最初看见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如果说学校是汇聚美好事物的集散地,那么教育就是让学生不断遇见美好的过程。
12月22日晚,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小蚂蚁剧场,一场微电影的首映礼在此举行。
这个名为《因为遇见你》的教育公益微电影由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与娜视(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电影讲述的就是一名来自单亲家庭孩子的“美好遇见”的故事。
作品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玉泉小学。因为入学前的房产拆迁,思思面临入学困境,又因为在公园里与一位陌生人的“遇见”,思思的困难被看见,学校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后,接收了思思,并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了悉心帮助,由此,思思在玉泉小学得以幸福成长。
这个温暖的微电影结束,剧场里自发响起了掌声。这掌声里显然写满了感动。看完影片我随手在手机上记下了三个关键词:真实、故事、幸福。我想,这三个关键词可以更好地串联和解释微电影和玉泉小学背后的秘密。
关于“真实”。故事一旦来自于真实,便是最能打动人的。这个20多分钟的影片,不仅故事本身是真实的,影片从演员到编剧,从制片到导演,均为玉泉小学师生及家长参与完成。剧中的大小演员都是本色出演,玉泉人自己写自己,自己演自己,深刻表达了玉泉人的儿童立场和幸福教育观。
故事不长,但生动呈现了一个孩子遇见了玉泉,就遇见了爱,遇见了幸福的教育样态。对于思思而言,这种遇见是具体的、幸运的,也是刻骨铭心的。因为遇见,一个家庭的颜色得以改变;因为遇见,一个孩子的成长被点亮。
玉泉小学校长高峰说:“《因为遇见你》中的这个‘你’,不是指校长个人,也不是指某个老师,而是指行走在幸福教育路上的教育人群像。”我相信,这是高峰校长发自内心的真实表达。玉泉小学的幸福教育就是在这样“以真实讲述真实”的过程中影响到更多人的。
关于“故事”。如果说微电影《因为遇见你》是一种有温度的故事存在,那么,这个温暖的故事又是一次人点亮人的传递。
玉泉小学故事多。在这个盛产故事的地方,《因为遇见你》只是玉泉幸福教育故事的一部分。一所学校里一旦有了故事,并且不断发现故事、表达故事、传播故事的时候,这个校园便是润泽的。
高峰校长是一位喜欢故事且善于讲故事的人。他个人就是一位传递美好的“故事家”。讲好玉泉的教育故事,不只体现在这本微电影上,一年前,高峰校长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蚂蚁学校》正式出版,这本小说就是玉泉幸福教育最好的故事文本。
赫尔曼·谢勒说,我们给孩子讲故事,为了哄他们入睡;我们给大人讲故事,为了让他们醒来。玉泉小学的幸福教育是注重讲述故事的。他们的幸福教育故事让很多人再一次理解了爱、成全、尊重与幸福。
人类是爱故事的,人是故事的产物。再复杂的概念或体系一旦交给一个故事,便会很轻松地传递出去,轻松理解。
通过这本影片,我们应该向玉泉人和高峰校长学习讲好自己的教育故事,在故事中寻找教育诗意的栖居。
关于“幸福”。 《因为遇见你》的海报里有一句话,“这是一堂幸福教育探索课”。影片即课程。一所好学校就是能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穿越基于尊重、美好、幸福和可能性的课程生活。
幸福不只是教育的目的,更是教育的手段。只有以幸福的方式追求幸福,孩子才能体验幸福、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玉泉小学的实践正是在诠释这一理念。
微电影中主人公思思的幸福只是玉泉学子的幸福的一角。这是一所保卫孩子童年的小学。他们有具体且极富创意的行动来确保孩子的幸福。
玉泉出台了一部有意思的“宪法”——《玉泉儿童宪法》,旨在捍卫儿童成长的权利,包括保护孩子的幸福,保护孩子的公平,保护孩子的自由,保护孩子的民主,保护孩子的人格,保护孩子的身体,保护孩子的玩耍,保护孩子的学业,保护孩子对课程的选择……高峰校长说:当我们的校长、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都拥有了一部儿童“宪法”的意识和行为,这所学校才拥有了教育的全部内涵和价值。
玉泉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在这里,每学期都有可以供学生去自主选择十大好玩课程,还有旨在放慢教育进度,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的“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周不上课”的举措。
幸福还体现在学习场景的切换上。玉泉学子的学习场景不只在教室里,他们定期会到“超学科课程基地”蚂蚁梦工厂,动手操作,这里没有上下课铃声,每一个孩子都根据自己的节奏、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中来。
除了蚂蚁梦工厂,玉泉小学还在延庆区开发了50亩的“农场校区”,每学期学生都能去参加一次为期5天的劳动体验。
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幸福学习的途径和机会,玉泉小学才有了如此触动心灵的“遇见”。当玉泉学子有了更多美好的遇见,有一天,《因为遇见你》的故事就会成为《因为遇见我》故事——那注定是“人点亮人的故事”。
(作者系中国教师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