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后座蛙」(Limnonectes cassiopeia)标本,这种新发现的巨型獠牙蛙,其白色趾盘是与其他近似物种区别的关键特征。过去20年间,牠一直被误认为是吕宋巨型獠牙蛙的幼体。(图撷取自University of Kansas)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团队在菲律宾吕宋岛发现新品种獠牙蛙,命名为「仙后座蛙」(Limnonectes cassiopeia)。这种蛙类拥有独特的白色趾盘,过去20年一直被误认为其他种类的幼蛙。
据《每日科技网》(scitechdaily)25日报导,堪萨斯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生赫尔(Mark Herr)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这一新物种。赫尔最初是在对菲律宾所有獠牙蛙进行基因调查时,发现「仙后座蛙」的基因序列与已知物种不同。
吕宋岛原本有两种已知的獠牙蛙:大型的吕宋巨型獠牙蛙(Limnonectes macrocephalus)和中型的伍氏蛙(Limnonectes woodworthi)。赫尔在基因数据中发现了一个与巨型獠牙蛙不同的群体,形成独特的支系,暗示可能存在第三种未被发现的物种。
这一发现促使赫尔仔细比对博物馆中的蛙类标本。经过数周的观察和详细测量,他发现了关键特征:基因上不同的物种都具有较小且呈白色的趾盘。赫尔表示:「与体型相比,牠们的趾盘统计学上可能更小。更重要的是,趾盘完全没有色素,呈白色,这与吕宋巨型獠牙蛙的深灰色趾盘截然不同。」
这些蛙类生活在人口密度比英国还高的吕宋岛上,却长期未被发现。赫尔从新物种的五个白色趾盘联想到五星级星座仙后座,因此将其命名为「仙后座蛙」。
研究还发现,「仙后座蛙」在发育过程中比吕宋巨型獠牙蛙更早发展出特征性的大头。赫尔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鱼类学与爬虫学》(Ichthyology & Herpetology)期刊上。
展望未来,赫尔希望深入了解「仙后座蛙」的野外行为及其与吕宋巨型獠牙蛙的差异。他表示:「现在我们确认了牠们的不同,接下来可以进行野外观察,研究牠们的自然史和行为细节。也许牠们在野外的生态习性完全不同。」
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菲律宾的生物多样性,也为两栖动物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原文地址: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81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