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之际,中共国资委日前宣布,国有企业到2025年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并称“防止只有制度,没有动作”。
分析认为,这是变相裁员,在中国经济严峻形势下精简人员减少开支,但会令国企的政治斗争白热化,互相倾压,把真正有用的人清洗出去。
中共推国企不胜任退出制有四大原因
中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宏志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中共以上举措引发关注。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表示,中共采取这样的措施有四大原因。
他说,第一个原因是想改变在国企里运行的官僚体制,优化国企的人员管理。“目前,国企的官员很多都是提拔上来。基本上都不是本专业,而且技术官僚比较少。大部分是政治官僚,都是一种靠着忠诚、靠着裙带关系上去的。”
第二原因,在国进民退的背景下,国企抢占了很多民企的市场份额,国企也因此人员臃肿,亟需调整。
第三个原因,国企的盈利能力不如民营企业,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盈利能力更差,只能靠垄断市场和政策扶持而勉强维持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精简人手去减少开支。
第四个原因,它的思路是沿用了列宁时代提高忠诚度的方式,即每年清洗一定比例的官员保持队伍忠诚度。
中共国资委官网公开发布的信息显示,去年以来,多地国企相继通报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制度实现全覆盖,并提出“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人员数据,一般都在员工总数10%以下。
专家:令国企的政治斗争白热化
王宏志在提到“不胜任退出”制度时,指明是针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王宏志还说,“防止只有制度,没有动作”,防止简单以调整退出比例划线、搞“一刀切”,真正体现强激励、硬约束。
但王宏志没有提到配套、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估机制。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副教授孙国祥说,“中共官方的这个说法,也指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也就是说中共的很多政策其实有体制跟文化的障碍。就是说国企的管理跟评估机制,是相对的僵化,缺乏科学的标准跟评估的手段。”
“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跟问责机制,其实政策在执行上就会流于形式。”他说。
黄大卫认为,“不胜任退出”制度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存在两大问题。
他说,第一个问题,就像中共官僚政治体系一样,绝大部分官僚的提拔都是依靠上级领导的忠诚考察,而不是真正靠能力。
“他们甚至是调整学历,例如搞了很多党校、行政学院,学历就掺水造假。工作能力上,经常抢夺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很多真正有能力的人都是遭打压。所以它本来的机制就是这样,现在你要按照不胜任退出的话,那意味着绝大部分的领导可能要退出机制,那可能他们不愿意去做了,这是它的机制的问题。”
他表示,第二个问题是,“‘不胜任退出’往往令国企的政治斗争白热化。因为本来这种官僚体制就很容易滋生腐败跟权力斗争。往往容易产生把真正有用的人、功高盖主的人清除出队伍,政治蛀虫往往提拔成上大位,这样一个互相政治斗争的局面。”
孙国祥也认为,这个制度可能会导致内部分化,国企管理层可能会滥用这些制度,“长期而言,它可能会损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导致国企在市场中的地位会进一步的下滑,而且可能导致国企内部真正优秀的人才会流失。”
国企下岗潮或重现?
旅居比利时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法律顾问室执行主任杜文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国的国企就是唐僧肉,它就是中共权贵们分享利益的一个平台。能够进入国企的都是有关系、有门路的,很多都是领导家的孩子。”
他表示,将被裁掉的都是那些没有背景的人,“一定是那些老百姓家的孩子,通过各方面考试进来的,找个理由就给弄下去了。”
还有网友表示,“国企下岗潮又将历史重现”,“国企都是亲属关系啊,最后排倒数的肯定是没关系的老实人。”
孙国祥表示,会令社会稳定面临压力。国企在中国就业体系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裁员的过程当中,如果不妥善处理会造成更多的失业,增加大陆目前就业困难的难度,“国企被裁的员工,他就业可能非常困难,因为他可能技能缺乏,他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就更难了。”
路透社引述消息来源说,中共在未来两三年计划裁员500万~600万国企工人。
国企裁员不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
中国经济持续衰退,今年多家国际大投行都已降低了对中国经济成长的预期。中共官方最新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资料显示,企业利润已从7月份的同比增长4.1%,转为8月份的下降17.8%。
在此背景下,中共高层都针对经济动作频频,特别是连国企也难幸免,而国企被认为是当局的执政基础。黄大卫表示,这意味着中共突然对经济萎缩的真实情况有了一点了解。
孙国祥表示,国企裁员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才是关键。
他说,中国经济中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如国企的效率低下,政府债务、地方债务,民营企业萎缩等,这些都是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才能解决的问题。但政治体制改革就会涉及到深层次的利益格局调整,这都是中共无法做到的。 原文地址:https://news.creaders.net/china/2024/10/02/278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