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室的家庭关系紧张问题,最近又成为日媒关注的焦点。
意外的是,这次在家庭关系中“引爆矛盾”的主角,竟然是远在美国的真子。
这次抓马的起因,是因为公主的妈妈纪子妃在9月迎来了58岁生日。她在媒体前罕见表态,称一家人面对网络上的各种负面消息,很难心平气和地度过,有时候会感到很苦恼。
总共仨孩子两个不省心,纪子妃这个当妈的心情不好倒也正常。
提到儿子悠仁和“皇室特权保送东大”的风波,纪子妃表示希望儿子能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想学的东西,保持自己的兴趣。
至于未来在哪里学习,会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
而接下来提到真子时,纪子妃罕见地表现出像是普通母亲思念女儿的样子:
“这么热的季节真子是怎么度过的呢?不知道她过得还好吗?我心里总有一种思念住在远方的女儿的感觉。”
她还提到在房间的书架上发现了女儿小时候经常一起读的书,高兴地翻了几页,想起了很多女儿小时候的回忆。
“听女儿讲喜欢的书和音乐,一起欣赏艺术、登山、滑雪等快乐的回忆,现在也没有褪色,希望她能永远幸福。”
这番发言让媒体开始揣测,纪子妃和真子的母女关系是不是恶化到了彼此不联系的程度。
虽然内容很感人,但似乎透露出纪子妃并不了解真子当下生活的细节,只能怀念女儿以前的样子。
毕竟,自从2021年和小室圭结婚远赴美国后,真子就彻底放弃了皇室成员的身份。
两人此前因为小室圭在美国的法考落榜受尽嘲笑,但在小室圭成功上岸过上稳定生活后,围在两人身边的猜疑减少了很多。
今年年初媒体称两人搬到了新公寓,刚搬家的时候经常在附近的购物中心吃饭。但是从7月开始,两人减少了外出。常去的超市店员表示,有一个月左右完全没看到过他们。
媒体又开始猜测两人是不是准备生育,专家更是称日美两国在生育、育儿方面都存在差异,真子如果想事情顺利,回日本生育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真子回国的可能性极小。
据说纪子妃当年一直劝说真子放弃结婚,毕竟真子执意要嫁的小室圭,他的母亲一屁股黑历史,各种经济纠纷不断。
而且真子下嫁平民意味着要离开皇室,完全转变身份,开启新生活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虽然阻碍重重,最终真子还是结婚了,成为普通人之后也没有回日本的消息,不知道有没有定期和家人联系过。
每逢一家人生日、纪念日等关键时间点,媒体都猜测真子会不会从美国回来露个面,但到了今天都没有等到真子回国的消息。
知情人士透露,当年真子一意孤行决定结婚离开皇室前,和家人的矛盾就已经到了顶点。
真子当时最担心的是对弟弟悠仁造成影响。如果因为自己的结婚计划闹出风波,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影响到悠仁,会对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弟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于是真子只能伪装自己,假装和母亲纪子妃关系很好,没有闹到太僵的地步。
但爆料提到,实际在2018年,这家人的关系已经恶化严重,平时吃饭餐桌上也会笼罩着沉重的气氛。
正如真子所担心的那样,悠仁敏锐地察觉到了家庭的异变。悠仁某次因为剩饭被母亲纪子妃训斥,只能勉强吃下,等纪子妃一离开就全部吐了出来。
真子在旁边目睹了整个过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她觉得,是因为自己的事情引起了家庭不和,侵蚀了年幼的弟弟的心灵。
这对于一直关心家人的坚强真子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但最让真子痛苦的,当然是皇室生活的束缚。
妹妹佳子从高中开始一直被繁琐、受禁锢的皇室生活困扰,她只能和姐姐真子吐槽,互相理解的两人在家里抱团取暖。
“佳子公主似乎怀有一种巨大的恐惧,害怕自己一辈子都无法从这里脱身。
她认为,如果这样一直不能离开皇室,活下去就没有意义了。说得极端一点,当时的佳子公主烦恼到甚至不惜结束自己的生命。”
后来的佳子默默承担起了自己作为皇室成员的义务。在姐姐真子结婚逃离皇室时,佳子也是最支持她的人:
“我相信婚姻中当事人的感受很重要,因此,我希望姐姐的愿望能够实现。”
时至今日,佳子接替姐姐勤恳出席各类活动,而真子早已过上了离开皇室的新生活。
这次纪子妃生日时怀念女儿的感人发言,似乎也实锤了和真子关系疏远甚至断联。多年的纠葛矛盾,可能真的很难解开了...
在母女矛盾之外,还有媒体提到,真子的奶奶,皇太后美智子,也在家庭矛盾中扮演重要一角。
消息称在真子和小室圭远走美国、小室圭法考上岸前,美智子会给孙女每年打款1000万日元(约人民币48.4万)当做零花钱。
虽然皇室资金不能擅自动用,但美智子会以私人资金的名义打款,也没有义务公开用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使用。有猜测称,美智子因为与现任皇后雅子有婆媳矛盾,自然而然不会把钱留给雅子一家。
而真子此刻就成了很好的财产转移理由,借“疼爱孙女”的名义,美智子得以把财产慢慢转移出去。
当然,财产问题还停留在猜测的阶段。不可否认的是,真子离开的决心的确让日本皇室经历了动荡,也让家庭矛盾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但如果能重来一次,想必真子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一家五口的生活虽然听起来美好,但套上皇室的规矩后,作为女性的真子肯定受了不少拘束吧... 原文地址:https://news.creaders.net/world/2024/10/03/278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