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4日电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24日指出,“十三五”期间,新的教材把关体系有效运行,坚持教材“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建立全流程的把关机制,拧紧教材进入学校课堂、学生书包的安全阀;要把好教材编写关、审核关、选用使用关;选用使用关方面,要坚持教材“凡选必审”,明确教材选用主体、选用原则、选用程序,规范“谁来选、怎么选”,确保凡是进入课堂的教材都经过严格选用审核。加大教材选用使用检查力度,会同市场监管、出版管理等部门,严肃查处违规选用教材行为,严肃查处在价值导向、科学性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教材和读物,坚决把住进学生书包这道关口。

  资料图:中小学生发放新学期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田慧生介绍,“十三五”期间,教材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凸显。目前已有近一半的省级教育部门成立了专门的教材工作机构。教育部成立了课程教材研究所,建设国家级高水平课程教材研究和决策支撑平台,启动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打造服务教材建设的专业智库,首批11个基地已于2019年挂牌运行,天津、江苏、广西、陕西、甘肃等省(区、市)成立了省级课程教材中心,为地方教材工作提供专业支撑。

田慧生介绍,国家教材委员会颁布《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材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大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出的系统规划。同时,研究制定了《新时代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规划》,全面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

此外,建立实施教材建设国家奖励制度。设立全国教材建设奖,由国家教材委员会主办、教育部承办,每四年评选一次,对各级各类优秀教材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2020年已经部署开展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评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设立全面覆盖教材建设各领域的专门奖励项目,也是全国教材建设领域的最高奖。

田慧生表示,新的教材把关体系有效运行,坚持教材“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建立全流程的把关机制,拧紧教材进入学校课堂、学生书包的安全阀。

一是把好教材编写关。严格各级各类教材编写要求、人员条件等,规范“谁来编、怎么编”。提高资质门槛,突出教材编写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专业水平要求,规定教材编写人员必须经所在单位党组织审核同意,并向社会公示,从源头上把好教材质量关。在教材编写要求上,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

二是把好教材审核关。坚持教材“凡编必审”,健全审核机构,严格审核标准和程序,规范“谁来审、怎么审”。国家、地方、学校、行业、出版机构层层建立教材审核机构和机制,落实各级审核责任,建立教材政治审核、专业审核、综合审核、专题审核、对比审核“五审制度”。近年来,完成了一系列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审核,对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进行了全面核查,对在用的大中小学教材内容进行了专项排查。

三是把好选用使用关。坚持教材“凡选必审”,明确教材选用主体、选用原则、选用程序,规范“谁来选、怎么选”。加大教材选用使用的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规选用教材行为,严肃查处在价值导向、科学性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教材和读物,坚决把住进学生书包这道关口。

田慧生介绍,教材建设在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有效扭转了教材建设经费不足、人才匮乏、基础薄弱的局面。

一是教材建设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建立国家、地方、学校、出版单位等多方投入的教材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中央财政设立教材建设专项,重点支持统编教材、紧缺教材建设和教材基础研究。地方和学校按规定将教材建设经费纳入本级预算。积极引导教材编写出版单位加大教材研发、使用培训、跟踪监测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二是教材队伍建设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坚持培养和培训并举,加强教材队伍建设。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招收教材建设方向的研究生,在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予以安排。制定有效激励措施,将教材编审作为业绩考核、职务评聘、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三是教材建设的基础支撑持续加强。建立国家课程教材编审专家库,入库编写专家5000多名、审核专家3000多名。建设教材理论研究、文献资料、编写资源、统计分析数据库,为教材建设提供资源支撑。陆续建成教材网络审核系统、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质量监测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教材管理信息化向全域化、全过程迈进。

田慧生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用的全国各级学历教育教材已近19万种,其中,基础教育类教材近1万种,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近8万种,高等教育类教材近10万种。

同时,统一组织编写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实现了所有年级的全覆盖。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覆盖20个省(区、市),2022年前将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三科统编教材投入使用,有力推动了立德树人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贯通起来,形成了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